Search


【生活在他方】

在華麗與破碎之間_吳哥窟 01
粉紅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生活在他方】

在華麗與破碎之間_吳哥窟 01
粉紅色的宮殿Banteay Srei (斑蒂絲蕾)

除了大小吳哥,窟中遺址許多都仍舊是風態萬千,很難想像在這片被考古學家發現前已遺世千年的破碎森林裡,
到底哪裡才足以稱之最華麗的場面。租輛嘟嘟車離開吳哥通城,拋開繁擾的暹粒市區,直搗森林遙遠的邊界,或許你能在絕美的斑蒂絲蕾解開心中的疑惑。

位處伊絲瓦拉普拉小鎮上的這座粉紅色宮殿,距離吳哥通城20幾公里的車程,是在西元967年國王羅傑德拉華爾曼二世(Rajendravarman II)
在位時,由要臣亞那法拉赫(Yajnavaraha)在此受封地上所設計,建築體承襲了印度教神廟風格,祀奉神祇濕婆,
建材使用了大量粉紅色石英砂岩,岩塊質地堅硬耐鑿適合精緻繁複的雕工,這使得斑蒂絲蕾處處都藏匿了震驚世人的華麗浮雕,
內容大半闡述古印度羅牟衍納的神話史詩,光是用看的就能讓人產生仿若時空錯置般親臨的穿梭感與聲聲驚嘆!
斑蒂絲蕾也被稱為是「吳哥藝術的鑽石」。

正門口坐西向東,在黑夜裡每天都靜待吸取第一道飽滿耀眼的日光,讓淡紅色砂礫能在光影來回間誘發出閃亮,
每當清晨時分,神廟外多是早已擠滿到此朝聖的旅人們,僅150公分高的正門,頂端是壯麗的三角門楣,宛如焰火衝天,
好似內殿濕婆神的告誡考驗,如果沒有彎腰縮頭的恭敬休想入內窺探偉大的核心。

牆壁上繾蜷的葉花漩起如詩是另一特色,就像吳哥神話裡被蛇神層疊翻湧的乳浪,工匠們在裡頭清楚交代了天神與阿修羅間難分難解的善惡之爭。
穿過充滿陽具象徵的臨迦參道和小型護城河後,裡頭是美麗的藏經閣和三座主殿,分別祀奉著濕婆和仳斯奴,
壁上鑲嵌著的黛娃妲女神像,被譽為是「東方蒙娜麗莎」,整座建築柔美均勻,來吳哥光是只對這座宮殿醉心,什麼都足以融化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- 新作《大澳:在澳洲740天的人生公路上,我與自己分開旅行 (點選下方「關於」有購書連結) - 自助旅行*打工度假*沙發衝浪*搭便車*島內旅行*旅行觀點 - Instagram:1982rogi - 連絡我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